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2年,民主人士张君励曾说:“吾国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决定,由我民族精神...

1922年,民主人士张君励曾说:“吾国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决定,由我民族精神上自行提出要求。若谓西洋人如何,我便如何,此乃傀儡登场,此为沐猴而冠,既无所谓文,更无所谓化。”这表明张君励

A. 强调应当重新审视中西文化

B. 否认了继续引进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C. 赞成一味肯定中国固有文化

D. 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存在绝对化倾向

 

A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张君励强调今后新文化运动要“由我决定”,而不能对西方文化亦步亦趋,“西人如何,我便如何”是错误的。表明此时中国学人重视西方文化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适用性,强调“以我为主”,将西方文化“为我所用”,重新审视西方文化,故A项正确。张君励既没有否认继续引进西方文化,也没有一味肯定中国文化,而是强调西方文化“当由我决定,由我民族精神上自行提出要求”,故B、C项错误。张君励以一种中和、客观的态度看待东西方文化,并未体现出绝对化倾向,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迟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查看答案

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查看答案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 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 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 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 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查看答案

“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A. 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B.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C.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

同治光绪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B.

林则徐在主持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组织编译《各国律例》

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极大地开阔了时人的眼界

C.

福州船局中国工匠独立制造“平远号”,铁甲舰

当时中国造船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与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的救国道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