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期中国最主要的政治特征就是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并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社会大众普及。对此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 民族意识的普及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相互促进

B. “一系列运动”不包括有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向大众普及的结果

D. 民族意识的普及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发展相互促进

 

D 【解析】民族意识的普及是对国家的认同,二十世纪初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还没有形成,故A项错误;普及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的运动包括抵制外货,收回利权的反帝爱国运动,故B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结果,故C项错误;民族意识是对国家的认同,民族意识有利于争取国家的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为了民族独立,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缅怀孙中山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本质遗产是

A.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    B. 发展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

C. 改组中国国民党,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D. 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

 

查看答案

1922年,民主人士张君励曾说:“吾国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决定,由我民族精神上自行提出要求。若谓西洋人如何,我便如何,此乃傀儡登场,此为沐猴而冠,既无所谓文,更无所谓化。”这表明张君励

A. 强调应当重新审视中西文化

B. 否认了继续引进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C. 赞成一味肯定中国固有文化

D. 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存在绝对化倾向

 

查看答案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迟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查看答案

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A.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查看答案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 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 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 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 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