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 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 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 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 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公理战胜强权”说明反对强权政治,再结合题干时间1918年,可知这一时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联系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可知题干中的公理应该是指民主,即自由、平等,故B项正确,CD项错误;A项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不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名师点睛】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可归纳为“一、二、三” (1)一个转变: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内容的转变。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宣传西方思想,后期则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2)两大背景:新文化运动推动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3)三大步骤:开始传播、广泛传播、中国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法国1 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814)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

A. 否定巴黎公社    B. 确立共和政体

C. 阻止保皇派复辟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D.打破了世袭特权

 

查看答案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等

解读材料,围绕“清政府与西学”提炼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符合题目要求,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