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分权制衡原则     ②“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

作者认为后世官制没有创新               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被后代王朝沿袭,②正确;这一制度突出特征是缺乏足够的制约机制,形成君主专制,君主集行政、军事、立法等大权于一身,①错误,据此排除A、B;材料并未体现出作者对后世官制的态度,③错误,据此排除D;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在中央官制方面实行三公九卿制,再根据“非漫然而设也”,可知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④正确。综上可知,②④符合题意,即C项正确。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边两幅漫画体现了先秦到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这一演变是指

A. 郡县制向分封制转变

B.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 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 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

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 区分血缘的远近

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查看答案

钱穆曾撰文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    D.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并分析其消极影响。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该宪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确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材料四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冶,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的“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3)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