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 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 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C. 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D.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 清净无为 B. 兼爱非攻 C. 仁政治国 D. 以德治民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
A. 玉米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C. 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如图所示,银铤上有“□行十郎聚”、 “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据考证,铭文中“行”指“行商”,“门”指“城门”。据此可知当时
A. 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 D. 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
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A. 抑制土地兼并现象 B. 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 弥补生产资料不足 D. 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