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 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C.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D. 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C 【解析】材料中,“实业家方液仙”表明材料叙述的是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内容,即私人资本主义。“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开设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壹仟万元的股票”表明了其取得的成就,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官僚资本主义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公私合营出现在1953-1956年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A. 矿山开采业

B. 机器制造业

C. 面粉业

D. 航运业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

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

出旧轨的趋向”的含义是

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清朝乾隆《吴江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据此可知

A. 政府倡导推动工商业发展    B. 新兴市镇剥离了行政机构经济职能

C. 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D. 当地丝织业逐渐从农家副业中独立出来

 

查看答案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在于

A. 强化社会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B. 防止阶级分化,缓和社会矛盾

C. 缓和土地兼并,巩固小农经济    D. 促进社会分工,发展商品经济

 

查看答案

唐太宗时,谏议大夫褚遂良奏称:“大唐制令,宪章古昔,商贾之人,亦不居官位。”成书于玄宗开元年间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A.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商人对政治形势影响力增强

C.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