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社会生活的图画。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社会生活的图画。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

A. “一五计划”期间    B. “大跃进”期间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B 【解析】: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期间浮夸风的社会特征,所以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和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在1870年之后,新能源被开发出来,原已实现机械化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式的工业涌现出来,工业开始按地理需要分布开来了。……电力已经以它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进入实用阶段。在1914年之前的20年里,内燃机和柴油机的发明,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汽车、飞机和潜水艇;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出现,使石油成为了最令人垂涎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新兴化学工业里,工业研究室正在取代个人发明家。

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里,机器制造业的地理分布从英国和比利时——在1870年,只有它们算得上真正的工业国家——扩展到了法国、意大利、俄国和日本,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国和美国。……在1871年,德国钢的产量才是英国的五分之三,到1900年开始超过英国,到1914年已经是英国的两倍。1914年美国的钢产量比德、英、法三国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新阶段出现的新现象。

材料四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五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4)根据材料四、五,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简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查看答案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通“逊”,谦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

材料三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

材料四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消费支出构成(%)

100

100

100

100

100

食品支出(%)

43.6

40.9

39.6

37.1

34.7

衣着支出(%)

17.4

16.7

14.0

13.6

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

9.4

9.5

10.4

12.2

11.2

医疗保健支出(%)

3.9

4.5

4.5

4.9

6.4

交通通信支出(%)

4.9

5.5

6.2

6.0

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

10.0

11.2

12.8

13.3

14.2

居住支出(%)

6.7

7.1

7.9

8.2

7.9

杂项商品及服务(%)

4.6

4.6

4.6

4.7

5.3

 

 

(3)依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里所说的“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

A. 雅尔塔体制    B. 两极格局瓦解    C. 欧洲联盟成立    D. 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    B.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C. 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 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查看答案

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

A. 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观点正确可信

B. 对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作了客观分析

C. 有助于国人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

D. 表明作者并未真正理解巴黎公社革命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