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某篇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某篇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它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并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该讲话是

A. 《告台湾同胞书》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 【解析】:依据教材可知: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它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5年,毛泽东发表《  ▲   》一文,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   》应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 《井冈山的斗争》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查看答案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对该誓词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

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③反映了孙中山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

④表明外交上希望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价孙中山的某纲领内容时认为:它希望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至富强;同时还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内容,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溃疡的批判和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主义的同情”。据此判断这一纲领内容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查看答案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为宣传“第三新文明”李大钊

A. 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 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

C. 在大学开设有关社会主义的课程    D. 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查看答案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评价某历史人物:“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该历史人物是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严复    D. 胡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