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

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

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

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

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留学日本的学生的条件是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并不是限制留日学生人数,也说明了清政府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日本,从而排除A、C;尊孔复古思想盛行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排除B。因此最有可能的选择D,因为儒家经典包含着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控制学生的思想,抵制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民主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4-2015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   

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

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

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 年。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平等的许诺体现出该政权建立政权时所体现的平等性,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而特权的森严则体现了后期太平天国政权的腐朽,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建立政权,许诺于人们的平等,故B项排除;辛亥革命并没有行为的凶暴,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国民大革命后期以失败告终,且革命的性质并不代表农民的利益,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名师点晴】《天朝田亩制度》特点:

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

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百强校】2016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

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

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

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外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在近代中国没有成为世界强国,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压迫。从题干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自强。故C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名师点睛】1943l月,中美、中英新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美英建立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平等互惠关系,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志,推动了盟国间的合作,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虽然有其局限性,其法理作用与实际效果也并非完全一致,但是无论如何,中美中英新约的签订毕竟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种历史的进步,应予以基本肯定。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中学联盟]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义和团是反帝国但是也对外国的先进的文明一概的排斥这样对近代文明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故选B。AC项都是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的制度D项也是农民阶级的运动但是并未笼统的排外。

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4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查看答案

日俄战争后,日本商人占据我东沙岛开发矿产,我地方发现报告中央政府,后经交涉力争,1909年11月,根据中日双方签订《东沙问题条约》,日本将东沙岛归还中国,将岛上日本人撤出,在交接仪式上降下日本旗,升起黄龙旗。这一事件

A. 是中国岛礁斗争史上第一次胜利

B. 表明晚清对外交往日趋强硬

C. 捍卫了领土领海主权,并威慑他国对南海诸岛的企图

D. 为解决钓鱼岛问题打下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岛礁斗争史上第一次胜利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故A项错误;晚清对外交往并未强硬,故B项错误;东沙岛事件与钓鱼岛无关,故D项错误;材料中事件为捍卫了领土领海主权,并威慑他国对南海诸岛的企图,故C项正确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查看答案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 “灭洋”与“扶淸”

B. 反帝与反封

C. 爱国与保守

D. 正义与非正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反映的是爱国,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反映的是保守。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名师点睛】义和团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3、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全国百强校Word】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日俄战争后,日本商人占据我东沙岛开发矿产,我地方发现报告中央政府,后经交涉力争,1909年11月,根据中日双方签订《东沙问题条约》,日本将东沙岛归还中国,将岛上日本人撤出,在交接仪式上降下日本旗,升起黄龙旗。这一事件

A. 是中国岛礁斗争史上第一次胜利

B. 表明晚清对外交往日趋强硬

C. 捍卫了领土领海主权,并威慑他国对南海诸岛的企图

D. 为解决钓鱼岛问题打下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