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从题干中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的信息可知各革命阶级有了统一的革命思想(新三民主义),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因此国民大革命运动符合这一特点,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  )

A.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枪杆子出政权理论    D. 城市武装起义理论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背景,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95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

A. 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 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 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 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出自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的越级通电,说明吴佩孚赞扬学生的爱国行为。但当时吴佩孚只是一位将领,其态度并不能代表北洋军阀,故A项不符合材料及史实;CD材料不能体现;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从“(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分析,说明其在全国范围内推翻了旧政权,故D项正确,因为它推翻了清政府;而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没有推翻清政府,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要维护清朝的统治,故B项错误;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故C项错误。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4高考名师推荐历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9195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

A. 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 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 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 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查看答案

“……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   

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

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

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 年。所以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必修)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

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

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

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留学日本的学生的条件是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并不是限制留日学生人数,也说明了清政府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日本,从而排除A、C;尊孔复古思想盛行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排除B。因此最有可能的选择D,因为儒家经典包含着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控制学生的思想,抵制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民主思想。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4-2015学年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   

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

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

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

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

 

查看答案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平等的许诺体现出该政权建立政权时所体现的平等性,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而特权的森严则体现了后期太平天国政权的腐朽,故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并没有建立政权,许诺于人们的平等,故B项排除;辛亥革命并没有行为的凶暴,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国民大革命后期以失败告终,且革命的性质并不代表农民的利益,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名师点晴】《天朝田亩制度》特点:

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

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题型】选择题
【适用】容易
【标题】【百强校】2016届安徽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

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

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

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