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密西西比河一度因被资本家倒入大量牛奶而成为“银...

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密西西比河一度因被资本家倒入大量牛奶而成为“银河”。资本家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牛奶大量过剩    B. 维持牛奶价格

C. 确保产品质量    D. 响应政府号召

 

B 【解析】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资本家倒掉牛奶是为了维持商品价格, 维护资本家利润,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激化

C. 银行信贷和股票投机极为盛行    D.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分化严重

 

查看答案

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于

A. 19世纪中期    B. 18世纪末19世纪初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20世纪初

 

查看答案

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革命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包括

A. 汽车、远洋轮船    B. 电灯、发电机

C. 蒸汽船、蒸汽机车    D. 无线电报、电话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各国殖民扩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金银主要用于资本原始积累

B. 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 英国在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

D. 早期殖民扩张的手段包括种族屠杀、黑奴贸易等

 

查看答案

16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其中谷价上涨了五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发生    B. 新航路开辟

C. 贵族奢靡消费    D. 经济大危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