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闻一《凯歌悲壮》

材料三“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1934年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退却年代”实行的是怎样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从经济角度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计划和市场有什么认识?

 

(1)措施:整顿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推行“以工代赈”。 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2)新经济政策。 实质: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出现了一些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计划指令下压抑了地方的积极性,企业失去活力;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 (4)认识:计划和市场是经济建设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性质的标准;应该把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无论是单一的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会存在弊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问,罗斯福新政在工业方面的措施有,凡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为增加就业实行以工代赈,田纳西水利工程即其中一个宏伟的工程;第二问,联系所学回答即可。 (2)第一问,根据“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新经济政策;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3)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即可。 (4)可从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讲话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歌《夏日田园杂兴》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新型经济”泛起“微澜”的表现有哪些?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经济萌芽”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下列国际组织的成立不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它的性质是

A. 军事同盟组织

B. 国际政治组织

C. 区域经济实体

D. 区域经济政治实体

 

查看答案

下列哪项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欧共体    D. 关贸总协定

 

查看答案

二战后苏联哪位领导人时期的改革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A. 赫鲁晓夫    B. 戈尔巴乔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斯大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