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

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A.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 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 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 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C 【解析】材料反映婚姻习俗发生变化, 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材料反映婚姻习俗发生变化, 而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故C正确;A、B、D 项与材料反映现象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B.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C.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依然存在    B. 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 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 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查看答案

北宋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以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表明

A. 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    B. 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 “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D. 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三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GDP由1985年的3090多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33820亿美元,经济年增长11.5%,比世界均速快了4.8个百分点。

——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源于哪一事件?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受美国左右”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什么?分析美国能够“左右”这一体系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闻一《凯歌悲壮》

材料三“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1934年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

(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退却年代”实行的是怎样的经济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从经济角度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计划和市场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