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19...

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这表明(     )

A.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遇到强大阻力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可知当时人民在对待特区这个新生事物的看法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说明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实质特区和租界有着本质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主权性质的问题,租界是外国领土在我国的延伸,租界就是外国的领土,而特区的主权归属是中国。AB表述错误,C内容与题干无关。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特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C.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1895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

A. 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

B. 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C. 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

D. 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查看答案

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A.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 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 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 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查看答案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伤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这主要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B.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

C.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D.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

A. 自然经济依然存在    B. 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 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 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