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发达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耕织结合的特点,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有人说:“美国打了个喷嚏,欧洲就要感冒,亚洲就得了肺炎,而非洲的肺结核就更严重了。”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当前

A.美国是超级大国                    B.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C.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愈加深远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本土化

 

查看答案

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查看答案

“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以印刷品的价格换取石油。”这种情况源于

A. 美国是战后世界超级大国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

C.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D. 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

有控股工业

集体

工业

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 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查看答案

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①人民公社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家庭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