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1834...

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

A. 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 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

C. 19世纪社会矛盾尖锐是英国救济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因

D. 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保障措施反映出政府职能扩大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揭示了英国在济贫和扶助过程中涵盖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建立起囊括全民在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在其间的职权范围逐渐扩大,这也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干预的重要表现。AC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因为早期济贫存在严格的分类和审查,这与“人道主义”相矛盾。故答案选D。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67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谁都没有预料到,一篇报道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能够说明(      )

A. 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发展

C. 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 大众传媒的信息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29年至1932年中国进口日本胶鞋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双)。导致图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发展经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B. 世界局势突变,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

C. 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关税大幅度提高

D. 国内政局动荡,市场对胶鞋需求量缩减

 

查看答案

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造成张謇“不幸”的根源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 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A.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 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C.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 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 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