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逐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逐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苏州传统纺织业的衰落    B.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影响苏州经济

C. 长江航运衰落被海运彻底取代    D. 《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

 

D 【解析】据材料“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逐渐移到上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开埠通商,导致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逐渐移到上海,故D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苏州传统纺织业的衰落,故A选项错误;当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未发生,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长江航运衰落被海运彻底取代,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时间、内容、影响,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B. 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D.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查看答案

刘宗绪在他主编的《世界近代史》说:“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巴黎公社的建立    B. 第一国际的建立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十月革命的发生

 

查看答案

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查看答案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机会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该法令

A. 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

B. 表明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C. 有利于缓解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

D. 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