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朝时甘薯传入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问题,甘薯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图书...

明朝时甘薯传入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问题,甘薯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图书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用以推广甘薯种植。这部图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农书》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C 【解析】据材料“明朝时甘薯传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属于南北朝时期,故A选项错误;《农书》属于元朝,故B选项错误;《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故包括了甘薯种植的内容,故C选项正确;《本草纲目》属于医药学著作,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期的情形时说,“有人说 C.• 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能反映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爱国情怀

B.反映了中国青年对新文学形式的向往

C.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D.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征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材料中的第一个“权威”最可能指的是

A. 国王    B. 马丁•路德    C. 罗马教皇    D. 上帝

 

查看答案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 劳动工具先进    B. 土地肥沃

C. 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    D. 发达的精耕细作技术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材料中最能反映作者主旨的是:

A. 社会分工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B.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 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查看答案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 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