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赋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耕种。到洪武二十八年,全国府县计开塘堰40987处,渡河4162处。元末战争破坏了原来存在的社会秩序,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受到了削弱。明朝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在法律上承认了这一事实。在农业、手工业发展过程中,封建统治者不断进行改革。以推动整个封建经济发展。在雍正时期,清政府遂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以来长期以人为科征根据的丁役制基本上被废除。在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摘编自吴翔、姚星《明清经济发展的政治因素》

材料二

在法国工业革命进行的同时,农村却依然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法国资本主义就没有英国工业革命所具有的坚实的发展前提,法国工业革命也没有出现那种风靡一时的技术革新和投资热潮,法国的企业规模都很小,甚至建立在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资本家感到在国内无利可图,遂将资本转向国外。

——摘编自徐宏英《小农经济与近代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

(3)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多种要素彼此作用的结果。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

 

(1)措施: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消弱人身依附关系。进行经济改革. (2)小农经济的阻碍;没有坚定的前提条件;缺乏技术革新和投资热潮。 影响:资金作为借贷资本输出到国外,造成了对国内投资的不足;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地位却相对下降。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否则起阻碍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归纳信息的能力。措施可以从“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令,各处荒田,农民垦种后归自己所有,并免赋役三年;原业主若还乡,地方官于旁近荒田内如数拨与耕种”“到洪武二十八年,全国府县计开塘堰40987处,渡河4162处”“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受到了削弱。明朝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在法律上承认了这一事实。在农业、手工业发展过程中,封建统治者不断进行改革”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缓慢发展的原因可以由“农村却依然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严重缺乏。因此,法国资本主义就没有英国工业革命所具有的坚实的发展前提,法国工业革命也没有出现那种风靡一时的技术革新和投资热潮”从原料、技术、资本、市场、前提等角度进行概括。第二问从“法国资本家感到在国内无利可图,遂将资本转向国外。”结合法国的国际地位来回答。 本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且未曾中断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辽阔的太平洋所隔绝。这种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发展自己的文明。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结合的很好,能养治可观的人口。汉朝拥有5950万人,明朝时1亿多,超过当时整个欧洲的人口,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已激增到4亿以上。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他们总能同化或者驱逐入侵者。中国还存在着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与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置文官。征召有才之人较之西方所依靠的法律和制度,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的种种问题。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还有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文学和思想的遗产。

——摘编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四千年中中国人发展起一个独特的自治社会。这一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由地主和官僚统治。这一自给自足、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从属的社会。从1514年开始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陆续来到中国,中国人坚决避免同所有这些入侵者亲近,他们将贸易关系限制在少数几个港口,拒绝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中国遭受了三次灾难性的战争,这迫使中国人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未曾中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明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认识变化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49年以来的新中国震撼远东和全球的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说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运动,主要是就其发展趋势或结果而言的。我们还应该说,它是一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扩张,或双重扩张。关于荣誉的追求是否属于地理大发现的三大追求(上帝、荣誉和黄金)之一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当我们讨论荣誉之类的问题时,千万不能忘记:主观的追求不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那背后的客观条件或客观可能性才是根本性的。

——摘编自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地理大发现”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屌丝、逆袭、淘宝、秒杀、吐槽、卖萌……”这些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 信息时代言论自由    B. 网络影响社会生活

C. 汉语词汇亟待规范    D. 民主思想迅速扩展

 

查看答案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文联副主席钱宗飞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张家口建立中蒙俄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一带一路”中国北方示范点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合理性是基于

A. 新独立的国家大量增加    B. 中蒙俄经济一体化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1960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1961年、1967年英国又两次申请加入遭拒。直到1973年,英国成为欧共体第7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6月,英国公投382个投票区计票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支持脱离欧盟;48.1%的民众投票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这最能表明:

A. 欧洲一体化不符合民意    B. 英国一贯推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 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斗争与争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