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举措

A. 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    B. 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C. 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 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C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可知五花判事“各执所见,杂署其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C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走向顶峰,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抓住关键信息“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查看答案

“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薄葬之意),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下列思想主张与材料出自同一学派的是

A. 为政以德

B. 严刑峻法

C.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查看答案

《左转·僖公》记载:“冬,(鲁禧公和晋文公等)会于温,讨不服也。卫侯与元咺(卫国大夫)讼……卫侯不胜……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材料表明

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

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强化    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央视网消息:6月7日到10日,习近平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开幕式。四年前,习主席正是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哈萨克斯坦智库专家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主席这次再访哈萨克斯坦,成果丰硕。

(1)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于那一年?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列举除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外的另外三个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名称。

(2)分析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90年。

材料一:应运而生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材料二:继承与超越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l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

材料三走什么路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3)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