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共中央军委电文:“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进,那时蒋介石...

中共中央军委电文:“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进,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这次战役实施

A.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 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 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B 【解析】根据“陈邓”“徐蚌线”“徐州及其附近”“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可知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A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三大战役结束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淮海战役1949年1月10日结束,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结束,故C错误;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D不符合材料,排除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曾在宣言中提出:“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们!一切有爱国天良的军官和士兵兄弟们!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神圣事业的党派和团体的同志们!……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与红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种反日义勇军一块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材料表明

A. 欧亚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蓬勃兴起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C. 民族矛盾促成国内政治力量分化重组    D. 中共从幼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扶清灭洋

④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

A. 主张民主共和    B. 提倡民主科学    C. 主张君主立宪    D. 倡导中体西用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 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    D. 洋务运动由此产生

 

查看答案

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中国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