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这反映了( )
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段顺口溜比较完整地反映了( )
A. 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B. 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C.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D. 传统服饰的西洋化
袁庚(1917—2016),被誉为“改革先锋”。1979年他开始担任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时,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极具争议的口号。此口号
A. 体现了深圳特区开掘创新的实干精神 B. 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
C. 突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D. 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
有数据表明,我国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少的人均土地面积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的政策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的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C. 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D. 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动,以实行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 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 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 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