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这是由于
A. 政府控制手工业的发展 B. 自然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冲击
C.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D. 资本主义萌芽使丝织业快速发展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 源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B. 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C. 反映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D. 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政治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阅读题干,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二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因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或某一业而言,或指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摘自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翰笙对“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的认识。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
B. 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
C. 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
D. 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