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径浜英语。如下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英语 | 洋泾浜英语 | 词意 |
Sandwich | 三明治 | 夹肉面包 |
Motorcar | 摩托车 | 汽车 |
Telephone | 德律风 | 电话 |
Cartoon | 卡通片 | 动画片 |
Commission | 康密兴 | 佣金 |
A. 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 B. 工业革命成果惠及中国
C. 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D. 西学东渐成为生活主流
中国历代名商巨贾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彰显出高超的经商智慧,逐步形成独特的经商理论和技巧,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预测把握市场,用人所长,掌握时机的是
A.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B.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C. 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 D. 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
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 明清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B. 明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手工业发展促进市镇发展 D. 工商业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
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这是由于
A. 政府控制手工业的发展 B. 自然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冲击
C.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D. 资本主义萌芽使丝织业快速发展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 源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B. 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C. 反映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D. 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