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以前,苏州是中国唯一拥有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苏州“首重机业,城东比户皆然”,丝绸、棉布行销全国各省,“其外洋如高丽、印度以及欧美各国,莫不有销路”。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材料二在16世纪初,格拉斯哥是苏格兰对美洲贸易的重要中心,商人从美洲大量输入美国烟草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白糖,然后再转售至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其他地方。1770年代克莱德河的加深使到较大的船只也可航行到河的更上游。这对19世纪格拉斯哥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勃发有直接的关系。到了19世纪末维多利亚时代,格拉斯哥已有了“大英帝国第二城市”(SecondcityoftheEmpire)的美誉。据说,当时全世界的船只和火车大多都是在格拉斯哥制造的。
——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州和格拉斯哥两地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
(2)简析格拉斯哥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近代史学家傅斯年说“史学就是史料学”。中国史料纷繁芜杂又浩如烟海,学史者要仔细鉴别,从中得出正确的信息。
材料“诗歌里的古代经济”
朱门巧夕沸欢声,
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
不须徼福渡河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诗歌里的古代经济”,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做到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向老幼、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按时赈济日常生活用品,在两汉时期的已成为常制。从《史记》、《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几乎每个皇帝都多次下诏“赐高年帛”、“赐高年米”、赐“个鳏寡孤独帛,贫穷者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疮、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粟”。据统计,两汉关于这方面的诏令多达80多条,平均不到5年就有一次,是各种诏令中最多的一种。
——吴晓林《中国古代社会对老弱群体的救济与启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汉对弱势群体进行赈济的条件及影响。
材料二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废、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下列属于赫鲁晓夫时期改革的措施的是
A. 扩大国营农场自主权 B. 允许外国资本家办厂
C. 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D.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从1923年到1929年,在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会中,联共(布)党员比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例从60.3%下降到31.4%,文盲和少识字者则从0.1%提高到7.2%。这反映出该时期苏联
A. 民主集中制遭破坏 B. 新经济政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教育发展受到阻碍 D. 政治民主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理论坚持反对政府干预 B. 经济滞胀促使
A.理论复苏
C.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D. B.理论扼杀经济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