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A.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说:“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 没收封建地主土地 B.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史载:“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民族工业不代表新生产力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③官僚资本主义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大、发展过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清政府谕令各省:“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纺织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最有可能出现于:
A. 19世纪40年代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80年代 D. 19世纪90年代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1878年,德国颁布《公司法》,承认卡特尔组织协议具有法律效能。此后,以卡特尔为主要形式组织起来的公司,由1879年的14个发展1911年的600多个。这表明德国
A.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显著 B. 政府限制贸易垄断的做法
C. 立法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 加紧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