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55.7%和8.3%。材料反映
A. 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
B. 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
C. 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
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在信中敦促罗斯福将NRA(全国工业复兴署)束之高阁,称NRA.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而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对此,凯恩斯解释说:“只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指望政府支出会不断起到主导作用。”凯恩斯旨在
A. 反对政府行政职能过大
B. 避免国家出现财政赤字
C. 强调国家加强干预经济
D. 防止盲目竞争引发过剩
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 B.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C. 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D. 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据统计,1949年至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五倍多。这一现象
A. 反映了土改进程的曲折性 B. 促使中共加快农业合作化
C.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 说明农村城镇化效果显著
左宗棠说:“由于专心做科名之学者多,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他还说:“中国以义理为本,艺事为末,外国以艺事为重,义理为轻。”这表明左宗棠主张
A.废除科举培养实用人才
B.学习西方技术弥补不足
C.东西方文明应互相借鉴
D.否定传统的义理价值观
对18世纪后半期英国的工业化,“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对“马克思派”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资本积累和投资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
B. 政府支持在工业化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 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完全依赖政府支持
D. 自由市场机制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