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

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梭伦阐述了他改革的实质,也就是调解矛盾,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因此①④正确。②错在恰好两个字上;③说法错误,改革一定会损害一定阶级的利益,为了调解矛盾一定会触动贵族阶级利益。综合来看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查看答案

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

A. 贵族地主不愿投资近代工业    B. 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

C. 自由劳动力不足,国内市场狭小    D.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查看答案

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和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国家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方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材料显示该使团出访的目的有

①收回主权,实现国家独立自主

②争取西方列强对新政权的支持

③学习西方技术,殖兴民族产业

④学习西方制度,实现富国强兵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 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B.增加工业投资资本

C.扩大了国内市场               D.彻底扫除封建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