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A. 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B. 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 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 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是对清政府的“华夷观念”不满,而不是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故 A 项错误;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所以 B 项说法错误;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不符合近代外交理念,故 C 项错误;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体现了等级观念,说明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故 D 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 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C. 全力破除传统文化    D. 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查看答案

德国著名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评价十月革命时指出:“他们走在国际无产阶级的前面,夺取了政权并且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这一实践问题,他们在全世界把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决战大大向前推进了。”在卢森堡看来,十月革命

A. 超越了时代要求    B. 完成了工人阶级愿望    C. 具有启发意义    D. 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这说明

A. 二月革命时机并不成熟    B. 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

C. 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D. 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 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 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 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 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