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

1912214,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华盛顿一人。公为再见。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之伟业,共 和之幸福,实基此日。”下列对“袁世凯全票当选临时大总统”解读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在参议院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合法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民主程序

②袁世凯通过贿选和军事进攻,获取选票,当选临时大总统,实为倒行逆施

③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促成了这一选举结果

④当时中国各种力量对比的必然结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并未显示出袁世凯当选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故袁世凯通过贿选和军事进攻,获取选票,当选临时大总统,实为倒行逆施这一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排除②,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辛亥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使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正统地位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健统治    D.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康有为此论意在

A. 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 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 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A. 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B. 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 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 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查看答案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 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C. 全力破除传统文化    D. 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