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改组中国国民党    B. 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 壮大中国共产党    D. 提高下人农民经济地位

 

B 【解析】根据材料“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以看出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故答案为B项。国民党此前已经改组,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该做法是为了开展斗争的需要,排除D项。 点睛:孙中山在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总结中逐步认识到工人农民阶级的力量,本题考查的内容就是采取措施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工农运动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尤其是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工农运动更是不断高涨和深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查看答案

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A. 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

B. 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 民国初年外交受制于实力

D. 北洋政府对日政策强硬

 

查看答案

1912214,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华盛顿一人。公为再见。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之伟业,共 和之幸福,实基此日。”下列对“袁世凯全票当选临时大总统”解读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在参议院临时大总统选举中,合法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民主程序

②袁世凯通过贿选和军事进攻,获取选票,当选临时大总统,实为倒行逆施

③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促成了这一选举结果

④当时中国各种力量对比的必然结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指出:“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A. 使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正统地位    B. 使民主共和的政治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中国两千年封健统治    D. 结束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康有为此论意在

A. 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 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 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