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

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B.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D 【解析】从1938年开始,日本以所谓放弃领事裁判权(即治外法权)和交还租界(这两项为当时废约的主要内容)来诱降重庆国民政府,主要对象是领导人蒋介石和汪精卫。在诱降汪精卫集团时,日本妄言要“援助中国从东亚的半殖民地地位中逐步解放出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它还嘲笑中国没有平等地位,被西方国家“不是当做一个盟国,而是当做一个工具使用。”,故A项错误;英美的外交不收日本的引领,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故B项错误;从题干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中国正在遭受外来侵略,国际地位并不高,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38年和1940年可以看出,受抗日战争形势影响,日本为了更好的侵华,改变了对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态度,而1940年随着抗战形势的推进,英美为了保障在华利益,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7年“八七会议”上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报告,指出:现在主要的是要从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来,我们的军队则完全是帮助土地革命的。农民要求暴动,各地还有许多的武装,有这样好的机会,这样多的力量,我们必然要点燃这爆发的火线,造成土地革命。对此正确的理解是,中共

A. 开始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B. 决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对当时革命形势任务认识不清

D. 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查看答案

19267月国民政府的《北伐宣言》称:本党于此时机,熟察前因后果,深知中国人民困苦之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卖国军阀……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之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对此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愿    B. 反映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推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D.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查看答案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改组中国国民党    B. 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 壮大中国共产党    D. 提高下人农民经济地位

 

查看答案

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D.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查看答案

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A. 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

B. 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 民国初年外交受制于实力

D. 北洋政府对日政策强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