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 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 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 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 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 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 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下面是某个历史时期中共发布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的摘要,它的主要目的是
(二)对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以耕种份地,及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地主耕种份地之数量与质量,由当地农民群众多数的意见决定之。
(三)对于下列各种小业主的土地,不应没收:
(甲)自由职业者,技术人员,教员,医生,学生,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等小业主的土地;
(乙)凭自己劳动所得积蓄起来的工人所有土地;
(戊)将土地出租而自己仍受雇于人的。
(十)商人兼大地主时,其土地部分照一般地主办理,但不得侵犯他的商业部分。
A.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B. 扩大抗日爱国阵线的阵容
C. 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D. 减少红军战略转移的阻力
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B.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1927年“八七会议”上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作报告,指出:现在主要的是要从土地革命中造出新的力量来,我们的军队则完全是帮助土地革命的。农民要求暴动,各地还有许多的武装,有这样好的机会,这样多的力量,我们必然要点燃这爆发的火线,造成土地革命。对此正确的理解是,中共
A. 开始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B. 决定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对当时革命形势任务认识不清
D. 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