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方世界的中国研究肇始于“耶稣会士汉学”,迄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期间,该研究大...

西方世界的中国研究肇始于“耶稣会士汉学”,迄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期间,该研究大致经过了“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唱衰中国’到‘唱盛中国’”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趋势客观上反映了

A. 世界由欧洲中心向美国环太平洋中心的演变

B. 美国与中国意识形态的冲突愈演愈烈

C.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发生了变化

D. 中国的社会科学对世界影响巨大

 

C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西方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直接、全面和深入,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D项说法片面,排除AB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回顾新中国外交成就时说: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他评论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不结盟政策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C. 万隆亚非会议成功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查看答案

1972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

A. 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 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

C. 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 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

 

查看答案

与有的国家只抵抗了几个月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军队英勇抗战达14年之久,牵制和消灭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消耗和拖垮了日本的经济,使其无更多力量入侵澳大利亚、印度等地,也无力进攻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有效地避免了苏军两线作战。没有中国军队的浴血奋战,其他国家将会付出更大代价,胜利也不会来得这么早。材料表明(  )

A. 有的国家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侵略表现出妥协退让

B.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C. 中国军队牵制了日军才使苏军完全避免了同日军作战

D. 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因

 

查看答案

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 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 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 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 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查看答案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