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典型试题分析运用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7全国Ⅰ卷24...

典型试题分析运用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7全国Ⅰ卷24题)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材料二:(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给出材料一题目的正确选项,并指出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的理由。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本题对你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启示。

 

(1)A. (2)建议:依据课程标准学习;课标核心概念要清晰,要深挖;要注重历史课标核心知识的发展变迁。 【解析】(1)西周初期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答案为A项。西周初期是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的,无所谓“强化”之说,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王畿外的土地由分封出去的各诸侯进行直接管理控制。周天子对这些地方进行间接控制,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在此之前已经存在贵族世袭,排除D项。 (2)通过对上一题的解析可以看出,历史试题大多考查核心概念、核心知识,对核心概念、核心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一定要清晰、透彻。在此基础上,联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世纪中期起,欧洲的白银产量大幅度增加。1462年与1530年间,中欧地区的银产量增加了五倍多。在1526—1535年间达到最大,每年生产近300万盎司,这个数字在19世纪都未曾达到。造成欧洲这一时期白银开采量上升的重要原因是

A.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 欧洲本土白银的大量出口

C. 欧洲国家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D. 亚洲国家闭关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男人、女人和孩子离开故乡和家庭,放弃权威社群,叛逆的年轻人不再受村民的监督与限制。经济自立延后,婚姻被推迟,试管的权威超越了牧师的权威……。导致欧洲和美国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开辟新航路    B. 殖民争夺与扩张    C. 工业革命    D. 发明蒸汽技术

 

查看答案

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

D.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国家赋予公民一定程度的直接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等,同时接受政治训练、增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理性。这些做法重在

A完善国家政权组织结构

B.培养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意识

C.使公民自由行使民主权利

D.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

 

查看答案

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 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 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C. 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D. 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