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明代的君巨冲突中,“礼”被抗争之臣反复提及,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明代的君巨冲突中,“礼”被抗争之臣反复提及,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礼”与“理”二者相通,士大夫据“礼”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价值观,理在君上观的背后支撑是天下为公观、法祖观与君德观,这三种观念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接近公理的地位。在士大夫观念中,已将顺从与匡救并举当做理想的臣道,并不以服从君主为是。明代士大夫虽因官职不同,具体的政治诉求不同,但就朝廷公共权力的分配这一角度看去,都指向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

——摘编自李佳《论明代的君巨冲突》

材料二1837年,维多利亚继承了王位。首相墨尔本把女王寝宫中的侍官换成清一色的辉格党贵妇,诱使维多利亚在政治上采取了自由党立场。1839年墨尔本政府在下院多次遭到保守党批评,在围绕政府重要决策投票时,内阁仅获5票多数,墨尔本决定辞职并劝女王及时任命保守党(由托利党演变而来)领袖皮尔任内阁首相。不料皮尔得寸进尺,非要她遣散宫廷中的辉格党贵妇才会出面组阁。女王愤然回绝,皮尔拒不组阁。女王丈夫阿尔贝特告诫她:身为立宪君主,面对党争应持不偏不倚的超脱态度;尽量任用能在下院获得多数的人为首相。于是,女王邀请皮尔组阁,历时两年的“寝宫危机”以维多利亚的让步落下帷幕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君臣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君主权力的认识。

 

(1)原因:明代士大夫具有较张的政治原则性,恪守‘礼”念;明代士大夫参政意识提高,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丞相制度被废除,明代君臣缓冲机制的缺失;君主强化权力,对臣下控制日趋严格。 (2)趋势:政党政治日趋成熟;王权日益缩小,议会权力日渐扩大。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日益显要。 影响:进一步打击了英国工权,推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发展,有利于英国的政治民主化。 (3)认识:有主权力受到时代和本国政冶体制的制约.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制度的国家君主权力的大小会有较人差别.随粉时代进步,应对君主权力进行翻约,防止出现独裁专幼现象. 【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士大夫据‘礼’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价值观”“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并结合“就朝廷公共权力的分配……指向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及其相关的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明朝君臣冲突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英国“寝宫危机”中两党监督制约、国王在组阁问题上的让步及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等信息,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趋势,即政党政治日趋成熟,王权日益缩小、议会权力日渐扩大,下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日益显要;依据对以上信息的理解并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概括上述趋势产生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综合两则材料信息,认识与理解中英两国君主权力的不同及其成因,以及两国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据此结合中外不同政治体制特点等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对君主权力的认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君臣冲突;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典型试题分析运用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7全国Ⅰ卷24题)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材料二:(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给出材料一题目的正确选项,并指出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的理由。

(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本题对你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启示。

 

查看答案

15世纪中期起,欧洲的白银产量大幅度增加。1462年与1530年间,中欧地区的银产量增加了五倍多。在1526—1535年间达到最大,每年生产近300万盎司,这个数字在19世纪都未曾达到。造成欧洲这一时期白银开采量上升的重要原因是

A.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 欧洲本土白银的大量出口

C. 欧洲国家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D. 亚洲国家闭关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男人、女人和孩子离开故乡和家庭,放弃权威社群,叛逆的年轻人不再受村民的监督与限制。经济自立延后,婚姻被推迟,试管的权威超越了牧师的权威……。导致欧洲和美国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开辟新航路    B. 殖民争夺与扩张    C. 工业革命    D. 发明蒸汽技术

 

查看答案

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能够说明

A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

B.工业革命应该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

C.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

D.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国家赋予公民一定程度的直接创制权、复决权和罢免权等,同时接受政治训练、增加政治知识、提高政治理性。这些做法重在

A完善国家政权组织结构

B.培养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的意识

C.使公民自由行使民主权利

D.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