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 (1)图中...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955~1983年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变化曲线图

(1)图中粮食总产量降幅最大的是哪一个时间段?当时哪两场运动促使了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

(2)图中粮食总产量增幅最大的是哪一个时间段?当时浙江省粮食总产量大幅上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1)1959~1962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79~1983年。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解析】(1)从图片信息不难看出,1959~1962年粮食总产量增幅最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 (2)时间段,根据图片得出;工作重心,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回答;改革和意义,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 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 苏联政局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查看答案

以下有关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中,最全面的是

①促进了当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

②严重影响农业和轻工业发展

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俄罗斯陷入卢布危机。当年,该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 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 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 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图为民国时期的一幅广告,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积极参与第三次科技革命

B.民族工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C.中国的无线电技术世界领先

D.近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 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