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

《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上述方案是

A. “百日维新”的法令

B.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方案

C. 北洋政府初期的政策

D. 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

 

B 【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加深的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自救与救国而开展的,与材料中的“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相符,故答案为B项。AC项与“抵御外侮”和“民营重工业”不符,排除;“一五计划”时期新中国已经成立,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此时是要向社会主义过渡,消灭私有制,所以不可能发展民营重工业,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日本白银约2亿两,流入的美洲白银约4亿两,其中经由马尼拉流入的及经由欧洲和美国流入的各约2亿两。当时大量白银的流动

A. 造成了中国小农经济的破产

B. 促成了亚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 冲击着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D. 有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查看答案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 精耕细作    B.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C.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 自给自足

 

查看答案

“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

A. 诚信观念部分丧失

B. 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

C. 夷夏之防不复存在

D. 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税制的调整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年3月,列宁提出:“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常地和安心地进行经营,应当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税额应当比粮食征收制少。”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通过这种办法,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著《苏联真相》

(1)依据材料,指出在农民征税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主张的不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两人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