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三次热潮”属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相同作用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错误,夸大其词;B项属于辛亥革命的影响;D项属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发展历程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C.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查看答案

《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谋国民生活的安定与抵御外侮的国防能力的充实”,“经济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由“中央予以指导,令各省分别举办,以民营为主,或官民合办,以助成之”。上述方案是

A. “百日维新”的法令

B.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方案

C. 北洋政府初期的政策

D. 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流入中国的日本白银约2亿两,流入的美洲白银约4亿两,其中经由马尼拉流入的及经由欧洲和美国流入的各约2亿两。当时大量白银的流动

A. 造成了中国小农经济的破产

B. 促成了亚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 冲击着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D. 有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查看答案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 精耕细作    B.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C.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 自给自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