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

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有关数据编制)。该表反映出

区域

收入

消费水平

农村

17.6%(家庭收入)

8%

城市

8.0%(职工货币工资)

4.5%

 

 

A.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缓慢

 

B 【解析】材料中的时间段1979年至1984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效。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农业税尚未废除,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根据材料中数据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指向的时间,联系这一时间段与这种变化存在因果关系的重大事件来确定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加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文化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B. 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C. 农业调整解放大批劳动者

D. 中共中央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查看答案

1932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通令:“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各国租借也规定举凡有“九一八、一二八”等字样以及有中国东北地图的影片一律不许在租界上映。但仍有一批宣传反侵略的电影如《恶邻》(1933)、《逃亡》(1935)、《壮志凌云》(1936)等推出。这反映出

A. 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

B. 列强支持日本侵略

C. 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D. 抗日救亡成为民众的呼声

 

查看答案

“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的部落政治局面;第二回是汉朝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材料中“有意义的革命”是指

A. 社会性质得到了改革

B. 进步力量通过暴力掌握国家政权

C. 政治制度实现了变革

D. 改朝换代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42-1945年间,中国境内工厂增加数量(单位:家)排名前五名的省份:

 

陕西

云南

贵州

甘肃

1942年

936

170

49

49

63

1945年

2622

358

221

204

200

增加

1686

188

172

155

137

 

依据表格数据判断,“甲”省应是

A. 湖北

B. 江西

C. 四川

D. 江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