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2800多个增加至9300多个,其产位占中央和地方管理工业的49%。与此同时,国家对煤炭、钢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C. 提高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庇护。更投资科举,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这主要反映出明清时期
A. 地域性商帮势力强大
B. 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力量
C. 功名是经商最终目的
D. 徽商的崛起依赖于官商勾结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了生活贫困 B.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了生活贫困
C. 因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D.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C. 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
D. 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据统计,1920一1929年,美国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的工资只增长了2%。占全国人口5%的富人几乎占了全部收人的l/3,约60%的美国家庭收人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 经济危机空前严重 B. 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
C. 供需保持基本平衡 D. 国家干预效果不明显
下面是1932~1934年中国从德、英、日、美四国进口机器数额统计表(单位:元)此表信息反映了
| 总额 | 德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1932年 | 53911000 | 9925000 | 19774000 | 8425000 | 7992000 |
1933年 | 44178000 | 8808000 | 16240000 | 6718000 | 7035000 |
1934年 | 60084000 | 9988000 | 20077000 | 9333000 | 9241000 |
A. 英国机器质量优势明显
B. 美德受经济危机打击最大
C. 中国近代工业持续发展
D. 四国扩大对中国资本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