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出汉朝

A. 实行冶铁官营

B. 开创了郡县制

C. 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D. 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县也要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汉朝实行冶铁官营,故A项正确。秦朝开创了郡县制,故B项排除。铁官只负责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故C项排除。铁器可以销售,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冶铁官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富饶,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反映了

A. 乾隆皇帝壮志满怀    B. 中国经济获得发展

C. 自然经济下的心态    D. 天朝上国地大物博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图15为1937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图16为1945年11月在哈尔滨建成的苏军烈士纪念碑,它们体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合作。

据图15和图16,结合中国抗战的史实,说明合作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在《臣轨》中说道:“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是以古之禁末作用,所在利农事也……故好农功者,虽利迟而后富,好末作者,虽利速而后贫……故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农,家给人足,则国自定焉。”

材料二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武则天在“置鸿、宜、鼎、稷等州制”中说:“其雍州旧管及同太等州,土狭人稠,营种辛苦,有情愿向神都编贯者宜听,仍给复三年,百姓无田业者,任其所欲。即各差清强官押领,并许将家口自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德林《武则天的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则天时期的经济政策及武则天对发展农业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迁移人口的目的并分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居正柄政后,鉴于一条鞭法“有极言其便者,有极言其不便者,有言利害半者”,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主张“果宜于此,任从其便,如有不便,不必强行”,即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不强求一律。他还接受大多数人的看法,认为一条鞭法比较适合南方地区,“在南方颇便”。随着一条鞭法在局部地区的推广和成功,张居正越来越相信一条鞭法利多弊少,南北皆宜,值得全面推广。尽管张居正在执政期间没有颁布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政令,但由于他的态度明显是支持一条鞭法的,因而各地方官员纷纷推行,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左右一条鞭法已推及全国。

——摘编自《张居正的改革与“一条鞭法”的推行》

材料二一条鞭法以简化赋役征发的项目和手续为基本原则,规定各州县以白银为单位通算每年的正、杂役费用,得出一个“役银”数目,然后“量地计丁”,即按照丁、粮两项标准将其分摊到每家每户头上,每粮一石征银若干,丁一人征银若干,最终与该户的田赋(亦折银)合并征收。

——摘编自范树青等《江右商帮兴起的制度成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推及全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一般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统治者的第二个一般性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

——摘编自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

运用所学知识,试以北宋史实为例论证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