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画派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下列作品符合该画派风格的是
A. B. C. D.
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 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 B. 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C. 遭到超级大国的分裂破坏 D. 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的宗旨
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8年任总统)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在此西奥多·罗斯福主要强调
A. 垄断是国家祸害的根源 B. 人权比利润更重要
C. 削除两极分化,追求社会和谐 D. 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之上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材料中的“新思路”主要是
A. 建立稳固的工农联盟 B. 对外来资本的吸收和利用
C. 大力推行企业国有化 D.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法国著名领导人戴高乐,一直主张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二战后超国家主义的一体化;而他在1958年再次执政后,却做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决定,并积极配合《罗马条约》的实施。这说明戴高乐
A. 思想根植于民族主义 B. 反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C. 主张贸易保护主义 D. 顺应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Virgil Pinot)称:“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仅以此而论,中国似乎就比英国更受欢迎。”这主要因为
A. 18世纪法国,启蒙哲人们对中国儒家文明更感兴趣
B. 儒家文化提供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平等”精神
C. 启蒙思想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故意曲解儒家思想
D. 当时的中国儒家思想比英国的启蒙思想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