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

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该社论反映了

A. 《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

B. 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

C. “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

D.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C 【解析】 19世纪晚期,中华民族危机深重,挽救民族危亡日益迫切。材料表明:留学生热切从西方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道,但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反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选C;材料表明《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表示赞赏,排除A;由清政府的设想和留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看,清政府没有控制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排除B;19世纪晚期洋务运动宣告失败,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中国财政,向来持量入为出主义;……其恃借债以救急,实在从近代同西洋各国交通后起,然而这不过济一时之急,在大原则上,收支还是相合的;其负担实在超出于财政能力之上,而靠借款以为弥缝,则从甲午、庚子两战役后起,然仍是为应付赔款起见,在内政上,仍持量入为出主义。至一变而为量出为入主义,而又不能整顿收入,乃靠借债以举办内政,则从清末叶的办新政起。”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自然经济的落后性使政府财政量入为出

B. 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列强的入侵是政府财政政策调整的根源

D. 挽救统治危机的需求促使政府量出为入

 

查看答案

“在‘新政’以前,讲‘立宪’、论‘三权分立’,还只见于民间的舆论,而在‘新政’以后,这类字眼不仅出现在清廷大臣们的奏议中,而且在清廷发布的上谕中也可见到。”这表明

A. 维新变法最终得到清政府推行

B. 上层接受体现近代法制精神的观念

C. 近代法制在理论和政治上得以确立

D. 中华民国实践了“新政”方案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查看答案

明清世情小说中,有描述僧尼因沾染上世俗气息而还俗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僧尼世俗化的行为,甚至为此而还俗。这一现象源于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理学地位的动摇

D. 雇佣关系的诱导

 

查看答案

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

B.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

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D.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