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 反对封建专制;人民主权
D.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
A.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
《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 “爱人者,人恒爱之”
B. “兼爱、非攻”
C. “春秋大一统”
D. “无为而治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A. 仁爱思想 B. 忠恕之道
C. 等级秩序 D. 以德治民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案】(1)表现: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农业集体化。特点:经济方面,所有制形式为单纯的公有制;管理体制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
(2) 历史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苏联经济自成一体,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模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3)计划要与市场相结合;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中要借鉴别国的经验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际考查的是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采取的措施: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农业集体化。特点从斯大林模式在在经济、政治方面的表现考虑。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1928-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中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苏联没有受到较大冲击的原因从苏联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及其体制考虑。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得的成功考虑,即国家对经济加强进行干预。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国的经济改革要吸取的经验教训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及借鉴别国的经验的角度分析。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经济改革
【题型】连线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5-2016学年四川德阳香港马会五中高二12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二: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