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 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 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 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 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有学者评述古代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这部法律是( )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C.《美国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2017·衡水高二联考)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 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 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 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该材料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有法律就有自由 B.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 挑战王权,提高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 倡导唯物主义 B. 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 否定神的存在 D. 反对天主教会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