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4月6日哈里·杜鲁门在芝加...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46日哈里·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7年)

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l9631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1964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这几年,戴高乐将军当政,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方面采取了勇敢的步骤。有些大国可能不高兴。我们觉得,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因为一个国家的事务只能由这个国家自己解决。

——《关于中法建交问题(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基础(2分),并归纳美国领导世界的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措施,(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戴高乐总统的措施与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

 

(1)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实力。 表现: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市场;北约的成立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操纵了联合国。 (2)措施:促成法德和解;冲破美国构建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退出北约,逐出外国军队。 影响:对于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国际地位,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3)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反对大国霸权主义。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基础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领导世界的表现就是列举史实,表现:经济上,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市场,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军事上,北约的成立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政治上,操纵了联合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答案就在材料中,本问较容易。根据材料可知措施:促成法德和解;冲破美国构建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退出北约,逐出外国军队。影响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对法国自身,对于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国际地位;再者就是对整个欧洲,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中的“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方面采取了勇敢的步骤。有些大国可能不高兴。我们觉得,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可知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反对大国霸权主义,是中法的共同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法国挑战美国霸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体制(政策)只有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显著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它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体制调整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

材料二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  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卷三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提炼明朝中后期苏州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情况。(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试从两则材料中各摘引最有说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 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查看答案

齐世荣在其《世界史》中指出,哥伦布的航行计划是建立在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从而出现了一个既饶有兴味又耐人深思的历史假若的问题:幸亏哥伦布作了错误的估计,假若他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向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新大陆。这说明

A. 历史的假设结论,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B.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与历史的主观动机相符合

C. 历史的假设结论,需要还原历史加以证明

D.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超越当时历史人物的估计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说明(  )

A. 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B. 斯大林模式适用于世界各国

C. 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    D. 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未来充满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