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认识( )
A. 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B. 受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影响
C.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 D. 彻底打破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 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B.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以上认识的变化
A. 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B. 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
D. 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化三改)的提出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954年入秋以来,……中国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B. 三年自然灾害
C. 三大改造中存在着的“左”倾冒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
A. 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B. 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C. 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