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 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B. 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

C. 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依靠    D.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C 【解析】由材料“1938至1940年间”“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可知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的民族工业内迁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很大的作用,排除B,选C;民族工业内迁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但没有改变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排除A;民族工业内迁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无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1为1865-1871年广州生丝出口统计(单位:担)。据此推知

表1

A. 中国手工缫丝业的主要中心已转移到广东

B. 中国生丝在国际生丝市场有绝对竞争优势

C. 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

D. 机器缫丝业在广东兴起具备了有利的条件

 

查看答案

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这表明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C. 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D. 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表现在

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企业    B.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 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D.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查看答案

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②封建制度的终结

    ③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④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材料表明张謇                   

  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  ②代表了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

  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