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印度学者根据不完全的材料,曾就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1870-1952年之间的国内生产净值的增长率(%)做过粗略的估算,得出如下的比较数字:
对此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半殖民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比殖民地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低
B. 近代历届政府压抑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C. 与印度相比,中国长期战乱和动荡,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D. 1933年后日本不断扩大的侵略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中国加入世界资易组织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人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 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
A. 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B. 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C. 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D. 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1912—1920年 | 13.4% |
1921—1926年 | -4.5% |
1927—1936年 | 8.7% |
1937—1945年 | -2.45% |
A. 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 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 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1938至1940年间,上海、汉口、南京三地内迁四川等西南地区的民营工厂数分别是104家、90家、10家,包括了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这些内迁企业
A. 改变了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 B. 避免了时局造就的破产命运
C. 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依靠 D. 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表1为1865-1871年广州生丝出口统计(单位:担)。据此推知
表1
A. 中国手工缫丝业的主要中心已转移到广东
B. 中国生丝在国际生丝市场有绝对竞争优势
C. 广东的近代缫丝工业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
D. 机器缫丝业在广东兴起具备了有利的条件